后青春期的诗和扭秧歌的往事
2011年10月时我在花家地北里的报刊亭看到一本叫做《扭秧歌》的杂志,这本杂志是一帮八零后的年轻人做的,做的专题有意思,刚好那一期是关于毕业生的,于是就买了。这本杂志一直我保存着,以至于后来每期杂志我都买,不一定看的也会买来留着,2011年十一月我想做一个展览,恰好也是八零后艺术家为主,那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媒体支持就是扭秧歌杂志,我根据杂志上的读者qq群加了群,更进一步加了群主的qq,我知道群主应该是相关主管,这样一路下来很顺利,我和这个群主聊了很多别的,最后才聊到能不能《扭秧歌》支持年轻艺术家和策划人做一个广告宣传的支持。
没想到很顺利,这个叫做高子超的朋友居然答应了,然而我们并没有见面,后来展览做了,这个叫做《后青春期的诗》的展览《扭秧歌》帮忙支持了两次,一次是封底内页广告,一个是一个报道,两期杂志,而且开幕时杂志社寄给我三四百本杂志,而其中这个过程我们从没见过面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任。这件事情我一直惦记了很多年,扭秧歌我毕业后去三里屯的pageone只要看到我就会买一期,特别感谢那时杂志社对于一个始终没见面的年轻人的支持,《扭秧歌》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广告赞助,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其实挺大的,让我自信,让我相信很多事情是可以推进的,于是后来才会一直做展览做艺术项目直到今天,我直到今天依旧坚持写东西,策划展览,还是要感谢《扭秧歌》的,现在看来一个小小的事情,其实当时鼓励的作用很大。
前两天子毅加我微信,我并不知道是谁,他介绍自己是《扭秧歌》的设计师,然后说一直关注我,突然很多关于这个杂志的很多往事就涌现出来,我于是今天的时候翻出了我收藏的十几本《扭秧歌》杂志,杂志有一种记忆密码的作用,我想起了很多这些杂志相伴随的日子,一些很多年没见的朋友想起来了,很多那时候的小事情也想起来了,《扭秧歌》杂志那时赞助我印刷了很多即时贴的语录,算是我校内网日记中的一些语录,然后这些语录有段时间贴在美院的宿舍楼,厕所里,教学楼里,我一下子想起来这些细节,想起2011那年的很多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。
我最后一次购买这本杂志我依旧记得是798,是关于迷笛二十年那期,之后我再也没见到过这本杂志。子毅讲起他已经离开了杂志,杂志现在也做不下去了,卖给了别人,顿时让人很伤感,毕竟是一本做的很好的杂志,一本倾注了自己过往的杂志,一个有青年人态度的杂志,就这样告别了,当时觉得《扭秧歌》这本杂志很80后,但是转念一想,可能所谓当时的80后大多早已经娶妻生子,过上了世俗生活。
我还记得那时扭秧歌有一句语录是“为年轻时吹过的牛逼奋斗终生”,这句话我居然一直记着,而且居然到了今天我听到这句话依旧心潮澎湃,在我看来我就是一直在为年轻时候吹过的牛逼在奋斗着。当然这么多年,大多数人早已经缴械投降,连曾经说过这样话的编辑部也散伙了,这个事情就是让人伤感的事情。一个青春时代的完结,就是我们和往事说再见,和一点点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说再见,和情怀说了再见,转身投入滚滚红尘,赶上新媒体的创业大潮,赶上VR的创业大潮,赶上互联网的创业大潮,从追梦人变成了弄潮儿。
我还是会想起我跑到花家地北里去问这本杂志出来没出来的日子,虽然我有很多这样的杂志没读过,但是出于一份情感,出于一段缘分,我一直记着那段时间我会翻看这本杂志,这一套手中的杂志前后也有不少朋友借阅过。这些年搬家扔掉了大多别的杂志,只有这十几本杂志我当作一段记忆保存着,这是超越它本身内容的价值。
《扭秧歌》最终还是离开了,我们这些人也稀里糊涂长大了,变的现实了,这不是好坏的问题,而是我们最重要面对的问题。谢谢这本杂志,谢谢那时那一段记忆至今的回忆。
以上两期是给我第一次策划展览赞助的两期杂志。